2009年11月16日 星期一

秋季嬰幼兒腹瀉穴位治療

秋季之際是嬰幼兒腹瀉的多發季節。
嬰幼兒遷延反复腹瀉,引起腸道吸收障礙,營養狀態和免疫功能降低,從而導緻小兒消瘦、體弱多病及生長發育遲緩。因此,秋季防治嬰幼兒腹瀉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腹瀉根據不同病因又可分為“感染性腹瀉”與“非感染性腹瀉”。感染性腹瀉主要指腸道內感染,由病毒、細菌、真菌等引起;非感染性腹瀉往往與餵養、飲食因素和氣候變化有關。
嬰幼兒免疫功能不健全,血清中大腸桿菌抗體滴度以初生至2周歲時最低,因而嬰幼兒易患大腸桿菌性腸炎。
由於母乳中大腸桿菌抗體滴度高,所以母乳喂養的小兒發病較少,即使患病也較輕。
嬰幼兒過早、過多地添加大量的澱粉或脂肪類食物,也可引起消化功能的紊亂,發生腹瀉。此外,秋季由於細菌、病毒的大量繁殖,食品污染機會增多,氣候突然變化致腹部受驚後腸蠕動增加也會引起腹瀉。
不同病因所致的腹瀉臨床表現也不同。
細菌感染性腹瀉:主要表現為大便次數增多,每天數次至10餘次,大便多有泡沫、黏液並呈黃綠色,往往伴有發熱、腹脹和嘔吐。
如果是細菌性痢疾則可見大便次數頻繁,但量不多,呈黏液膿血便,臭味較重,嚴重者可有高熱、抽搐等。重症腹瀉患兒還可出現尿少、口渴、精神萎靡等脫水症狀。
病毒感染性腹瀉:多發生在秋季,早期多有發熱、嘔吐、流涕、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
大便次數增多,色淡質稀薄,呈蛋花湯或米湯樣,無腥臭味,容易發生脫水。
非感染性腹瀉:多由餵養不當致使胃腸功能紊亂,這類患兒往往有腹脹、肚腹作痛,痛則欲瀉,瀉後痛減,大便氣味酸臭,同時伴有嘔吐,不思飲食,夜臥不安。
如果是由長期濫用抗生素引起的繼發性腹瀉,大便則呈豆腐渣樣。
嬰幼兒一旦出現腹瀉,首先應及時到醫院就診,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千萬不要自行使用止瀉藥或服用抗生素。
對重症患兒,可以口服中成藥脾可欣、健脾止瀉散、腸胃康沖劑等;對那些久瀉不愈,或伴有嘔吐、吃藥困難的患兒可採用中藥敷臍的方法。
臨床選擇具有消食化積、疏風散寒、清利濕熱、健脾溫腎等功效的藥物,如丁香、肉桂、葛根、吳茱萸、白朮、山藥、茯苓等,將藥物研成細末用黃酒調勻後敷於神厥穴(肚臍),每天1次, 3次為一療程。
此法安全有效,簡便易行,無痛苦,患兒易於接受,還可以配合穴位按摩等手法進行治療,腹瀉患兒不妨一試。
http://all100.bokee.com/6786531.html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