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1日 星期三

按摩緩解偏頭疼

醫學上很早就發現女性患偏頭疼的人數遠遠超過男性,好像偏頭疼對女性“情有獨鍾”。
為此,本刊特別走訪了北京和平盲人保健按摩中心的高級按摩師,親歷按摩效果後,向朋友們推荐一些在家中就可以操作的有效緩解偏頭疼的按摩手法。
 

準備姿勢:平躺
第一步:分推印堂穴。並從印堂穴推至太陽穴,按揉太陽穴。

第二步:多指揉兩顳部(頭部兩側耳朵上方),並按壓頭部正中。
 第三步:多指拿揉頭部兩側。
第四步:用掌根揉、擠壓前額至顳部。
第五步:用雙十指按壓眼部周圍。
第六步:掌心相對,揉搓至發熱敷在眼睛上(眼睛閉上),然後輕緩揉動眼部。
第七步:兩手相對,用掌側扣擊頭部,指端抓打頭部。
第八步:多指緩揉、點按風池穴。
 第九步:雙拇指揉壓肩部。
第十步:用雙手掌、指端用力頂托頸部。
以上步驟可重複進行,次數可依個人舒服度或增或減。
http://all100.bokee.com/6793645.html

自我按摩防頸椎病

對於那些總是伏案工作,或者長期操作電腦的人而言,患頸椎病司空見慣。
繁忙的工作使他們忽略了體育鍛煉,久而久之頸椎病便找上了門。通過保守治療,許多頸椎病患者的症狀很快得到緩解,但稍有不慎,病情又可能複發。

要減少頸椎病的複發,患者不但應在治療過程中及症狀緩解後,注意糾正不良的工作和生活習慣,還應在醫生指導下堅持功能鍛煉和自我
按摩

下面是一組預防頸椎病復發及輔助治療的保健操,請伏案工作者及頸椎病患者多多練習。

按摩百會

用中指或食指按於頭頂正中的百會穴,用力由輕到重按揉20~30次。功效:健腦寧神,益氣固脫。

對按頭部

雙手拇指分別放在額部兩側的太陽穴處,其餘四指微分開,放在兩側頭部,雙手同時用力做對按揉動20~30次。功效:清腦明目,振奮精神。

按揉風池

用兩手拇指分別按在同側風池穴(頸後兩側凹陷處),其餘手指附在頭的兩側,由輕到重地按揉20~30次。功效:疏風散寒,開竅鎮痛。

拿捏頸肌

將左(右)手上舉置於頸後,拇指放置於同側頸外側,其餘四指放在頸肌對側,雙手用力對合,將頸肌向上提起後放鬆,沿風池穴向下拿捏至大椎穴20~30次。功效:解痙止痛,調和氣血。

按揉缺盆

以左(右)手四指置於對側耳下翳風穴(耳垂後方,耳後的凹陷處)處,沿胸鎖乳突肌方向,揉按到缺盆穴(鎖骨上緣中點凹陷處)10~20次,注意動作不宜太快和過重,兩側交替進行。功效:通經活絡,解痙止痛。

按壓肩井

以左(右)手中指指腹按於對側肩井穴(在大椎與肩峰連線中點,肩部筋肉處),然後由輕到重按壓10~20次,兩側交替進行。功效:通經活絡,散寒定痛。

斜摩大椎

用左(右)手四指併攏放於上背部,用力反复斜摩大椎穴(位於後頸部頸椎中最大椎體下方的空隙處)各20~30次,至局部發熱為佳,兩側交替進行。功效:疏風散寒,活血通絡。

對按內、外關

用左(右)手拇指尖放在右(左)手內關穴,中指放在對側的外關穴(內關穴對面),同時對合用力按揉0.5~1分鐘,雙手交替進行。功效:寧心通絡,寬胸行氣。

掐揉合谷

將左(右)手拇指指尖放在另一手的合谷穴(即虎口處),拇指用力掐揉10~20次,雙手交替進行。功效:疏風解表,開竅醒神。

梳摩頭頂

雙手五指微曲分別放在頭頂兩側,稍加壓力從前髮際沿頭頂至腦後做“梳頭”狀動作20~30次。功效:提神醒目,清腦鎮痛。

http://all100.bokee.com/6796894.html

自我按摩緩解胃下垂

胃下垂的發生與身體素質有關,如病後和產後體弱,元氣虧損,或脾胃虛弱,中氣下陷,不能使胃固託於正常的位置上,通過按摩可緩解。  
胃下垂是指胃體下降到不正常的位置,並由此而產生的一系列胃腸症狀。
本病的發生與身體素質有關,如病後和產後體弱,元氣虧損,或脾胃虛弱,中氣下陷,不能使胃固託於正常的位置上。
症狀多表現為食少,胃脘墜脹不舒,上腹隱痛,消化不良,經常噯氣,大便時稀時秘,消瘦,倦怠乏力等,且症狀多以飯後加重。

1預備式

取坐位,腰微挺直,雙腳平放與肩同寬,右手掌心與左手背重疊,輕輕放在小腹部,雙目平視微閉,呼吸調勻,全身放鬆,靜坐1~2分鐘

2按揉
百會穴

將左手的中指指腹放在百會穴上,適當用力按揉0.5~1分鐘。

功效:昇陽舉陷。

3掌揉
中脘穴

將右手拇指指腹放在中脘穴上,適當用力揉按0.5~1分鐘。

功效:疏肝和胃、止痛止吐。

4團摩上腹

左手掌心疊放在右手背上,將右手掌根放在上腹部,適當用力做順時針環形摩揉0.5~1分鐘。以腹部發熱為佳。

功效:寬胸理氣、健脾和胃。

http://all100.bokee.com/6796896.html

2009年10月19日 星期一

老人自我按摩利於睡眠

調節功能:即調節陰陽,使之達到協調平衡。
強身健體:使人體氣血流暢,臟腑生機旺盛,正氣、精血貯備充足,機體抗病能力增強,防病於未然。
調節腦功能:疏通氣血,改善組織供氧、供血,抑制神經的過高興奮性,產生鎮靜、催眠等作用。
 去病安眠:由於推拿按摩可治療諸多疾患,可因病去而達安眠之目的。
 自我按摩操作
 這裡介紹一套簡單易學的失眠症按摩法,現在就和我一起開始吧!
 頭部按摩
方法一:取坐位,雙目不閉,不斷轉動眼球,擦熱雙手,用掌心緊貼頸部來回按摩,重點是頸項部;接著十指彎曲梳頭,直至頭部有溫熱感;最後用兩手拇指指端按揉兩側風池穴(枕後髮際凹陷處)30次。
 方法二:取仰臥位,雙手拇指按摩印堂(兩眉頭連線的中點)至上星(前髮際正中直上1寸處),反复2分鐘;再用拇指揉攢竹(眉頭凹陷處)、魚腰(眉毛的中心)、絲竹空(眉梢凹陷處),太陽、安眠(翳風穴與風池穴連線的中點)3分鐘;此後,以雙手大魚際肌按摩前額2分鐘,輕摩眼球2分鐘;然後用拇指揉百會(後髮際直上7寸處)、神聰四穴(百會穴前後左右旁開各1寸處)3分鐘。此後坐起,五指從前髮際正中線向後分按推至風池穴,並揉風池穴,拿頸後大筋、肩井(大椎穴與肩峰連線的中點)5分鐘。
說明:以上兩法對頑固失眠者尤佳,堅持按摩10~20天后,效果明顯。
 其他部位按摩
  1。用手掌大魚際擦湧泉穴(位於足底部,足趾向下彎曲時呈凹陷處)5分鐘;
  2。用手掌大魚際按順時針方向按揉中脘穴(臍上4寸)5分鐘;
  3。 按摩神門穴(位於手掌根部橫紋小指一側凹陷處)數十次。
 深呼吸
入睡時,注意力集中到受壓的部位,取左側臥位做深呼吸數次,右側臥位深呼吸數次,最後恢復自然體位,自然呼吸,不久即可入睡。還有一些人在按摩過程中即能入睡,故不必強求將全部操作做完。
 自我按摩有“禁區”
  按摩雖好,也並非人人適宜。下面一些情況就是自我按摩治療失眠症的禁區:
  1。情緒激動或不穩定時;
  2。過飢、過飽、疲勞時;
  3。服用鎮靜劑以後;
  4。有皮膚破損或皮膚病變及其附近處;
  5。有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者,如患有心肌梗死、腦卒中等病症的老人;
  6。有精神障礙者。
 自我按摩要注意
 自我按摩要掌握要領,否則也會出現意外情況。按摩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防治失眠的按摩最好在晚間臨睡覺前進行;
  2。 按摩時,要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溫度適宜,心情放鬆;
  3。手法頻率自己掌握,動作快慢適度,力度要根據操作部位而定,輕重適當,治療失眠症的手法一般以輕柔為主。
http://all100.bokee.com/6796898.html

老人自我按摩預防耳聾

推拿按摩從古至今一直是中華民族強身保健、防病治病、益壽延年的常用方法,具有“靈驗、方便、廉價”的特點,不受設備、環境等條件限制,不用針、不用藥,即能達到祛病強身的目的。
在健耳防聾方面,我們的祖先留下了很多寶貴的推拿按摩方法。
現將古今耳部防聾助聽按摩方法收錄如下:
鳴天鼓:雙手掌心緊按耳朵孔,中指和食指放在頭後枕部輕輕叩擊,使耳內隆隆如聞鼓聲,每次叩擊36下。
按鼓膜:雙手食指輕輕插入耳孔,使耳道完全閉塞後突然拔出;或雙手掌心緊壓耳廓後突然拔開,可感到鼓膜活動及耳內嘣嘣作響,每次20下。
掃耳廓:將手掌放在耳部前面,平貼在臉上,均勻用力向後推擦,擦過耳後,再從耳後將耳背向前推擦,反复做18次,以兩耳出現熱感為好。
摩耳輪:用食、拇指沿耳廓邊緣上下來回擦摩36下,致耳廓發熱。
揉耳垂:以雙手食、拇指肚,分別揉雙耳垂,先輕輕捏揉耳垂半分鐘,使其發紅發熱,然後揪住耳垂向下拉,再放手,讓耳垂回復原形,重複10次。
按聽宮:以雙手食指肚在張口時按壓耳前凹陷處的聽宮穴,按壓3秒鐘後放開,反复20次。
上述方法簡便易行,中老年朋友可以每天早晚各做一次,持之以恆,對增加內耳血液循環,延緩聽力衰老,防治耳聾耳鳴有一定幫助。
http://all100.bokee.com/6796900.html

2009年10月18日 星期日

防治膝關節病的自我推拿按摩

膝關節是人身體較大而復雜的屈曲關節,在承受幾乎全部體重的同時還要擔負起腿部的各種運動任務。
如果不注意保護膝關節,很容易損傷,恢復不好就會有轉為慢性病的趨勢。
如果能夠掌握一些膝關節的保健治療方法,並且能堅持治療,就可取得很好的療效。下面介紹幾種膝關節自我推拿保健的手法。
 點揉痛點
用手指按壓,找到膝關節周圍的壓痛點,用拇食指腹在壓痛點處進行點揉(見圖①),壓痛點多位於膝關節內外側、髕骨上下及膝後膕窩處。膝後膕窩處可以用食中指點揉。
按揉每個痛點時注意力度,先由輕至重點揉20次,再由重至輕點揉20次。

此手法可以促進痛點炎症吸收,松解粘連,特別適用於各種慢性膝關節疾病。
 點揉穴位
點揉膝關節周圍的一些特定穴,每個穴點揉1分鐘,以酸脹為佳。關節水腫時,點揉穴位療效較好。
  1.血海穴、梁丘穴
位置:下肢繃緊,膝關節上側肌肉最高處,內為血海、外為梁丘。
作用:刺激此二穴可有效增加股四頭肌的血液供應,配合股四頭肌鍛煉可以防止肌肉萎縮,尤其對改善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抬腿無力、屈伸困難,效果顯著。

  2.犢鼻穴、膝眼穴、委中穴
位置:屈膝,在膝部,髕骨與髕韌帶外側凹陷處為犢鼻穴,內側凹陷處為膝眼穴。委中穴位於膕橫紋中點,股二頭肌腱與半腱肌肌腱的中間。

作用:刺激此三穴可增加關節內血液供應和潤滑液的分泌,防止因摩擦造成的疼痛。
  3.陰陵泉穴、陽陵泉穴
位置:陰陵泉穴位於小腿的內側,膝下高骨後側凹陷處。陽陵泉穴位於膝蓋斜下方,小腿外側高骨稍前凹陷處。

作用:刺激此二穴可以疏通下肢經絡,改善小腿無力、疼痛等異常感覺。
  4.三陰交穴、足三里穴
位置:三陰交穴位於內踝高點上四橫指處。足三里穴位於外膝眼下四橫指處。
作用:刺激此二穴可以令下肢有力。具有補益肝脾腎,健步強身的作用。

掌揉髕骨
以掌心扣按髕骨,在保持足夠壓力的情況下,使髕骨產生向內向上的輕微運動,在此基礎上,帶動髕骨做環轉運動2~3分鐘。
按壓時,以髕骨下產生酸脹溫熱為宜。此手法適用於膝關節骨質增生、髕骨軟化症、膝關節水腫及伸膝裝置外傷性粘連、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等。 (腳底按摩是保健也是治療)
 拿捏股四頭肌
以拇指和其餘四指相對拿捏股四頭肌(即膝蓋上豐厚的肌肉)約1~2分鐘,以微微酸脹為度。
此手法可有效增加股四頭肌內的血液供應。特別是對於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患者,股四頭肌內側頭萎縮,膝關節不能伸直者。
 彈撥膝關節內外側肌腱
用雙手除拇指外其餘四指觸摸膝關節後窩內的兩側,可以摸到兩側有兩根“大筋”,此即是大小腿主要肌腱穿行處。
膝關節病患者多由於膝關節不能充分伸直而引起這些肌腱“攣縮”,久之腿就會無法伸直。
用雙手四指經常彈撥此兩處“大筋”,可以起到舒筋通絡的作用,松解攣縮,恢復肌腱原來的長度。這樣,漸漸地膝關節就能伸直了。
 拿揉小腿肚
 用手掌輕揉地拿揉小腿肚。每側各1分鐘,以小腿肚微微發熱為佳。此手法的作用是松解患者小腿肚痙攣的肌肉,增加小腿後側肌群的血液供應。
 擦膝蓋
可在膝蓋周圍塗擦少量紅花油或扶他林,然後用一隻手快速在膝蓋周圍的皮膚上來回擦動,以關節周圍產生熱感為佳。能夠有效增加血供,改善因血供不良而出現的麻木、僵硬感。
 轉膝提腿
站立,雙下肢併攏,膝關節微屈,身向前傾,兩手掌分別按在兩膝上,膝部左右旋轉40次;然後坐下,讓兩下肢懸空,提起左腿,如踢球狀30次,左右輪換。此方法主要是活動關節內部各組織,促進關節內潤滑液的分泌和滋潤。
 結束手法
以雙手手掌按壓並吸附住患者的腿部雙側皮膚及皮下組織,做快速的搓動,由大腿向小腿方向操作,以深層組織有熱感為宜。
 調護知識
1.膝關節損傷恢復期和膝關節慢性病,比較適合運用自我按摩保健療法。
注意每次操作適可而止,不可急於求成,應持之以恆循序漸進,以保持關節平衡。 (按摩穴位緩解手腳冰涼)
  2.膝關節在半蹲位是最容易受損傷的。半蹲位時切不可左右旋轉上半身以免傷及膝關節內外側副韌帶。
一旦關節韌帶發生損傷,一定注意休息。否則今後容易因膝關節穩定裝置受損而造成關節不穩,最終發展成為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按摩足三里抗衰老)
3. 膝關節裡最易磨損的部位是髕骨,因為髕骨是下肢曲伸動力中的“加力”裝置,也可以說是伸直膝關節時的一個“支點”。
鍛煉膝關的關鍵是要在膝關節盡可能承受小一些壓力的狀態下進行周圍肌肉和骨質的鍛煉。其中,直腿抬高運動就是一個很簡單易行的鍛煉方法。
方法如下:平躺在床上,把腿伸起,讓大腿上的肌肉收緊、繃直,與床成45度夾角,每次都維持1秒,讓伸直的腿停留在半空中,再慢慢地放下。
如此重複50個,50個為一組。此種運動方式也可以站著練習。
初次做的時候,次日大腿肌肉會有一些酸痛感,但是持續練習一周以後,酸痛感就會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膝關節的抗負荷能力逐漸得到加強。
http://all100.bokee.com/6796901.html

中醫推拿按摩治療弱視

弱視是一種常見的嚴重危害兒童視力的眼發育性疾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斜視和屈光不正,對兒童的學習和將來的工作有相當嚴重的影響。據統計,我國兒童弱視的發病率約為3.0%~4.0%。

目前,西醫治療弱視有多種方法,如配戴合適眼鏡法、眼睛遮蓋法、儀器療法、視刺激療法及藥物療法等。這些方法按照不同原理,從不同方面刺激眼球,促進眼球的發育,提高視力。但這些方法具有一些不足之處:

週期較長根據兒童弱視程度,一般需要治療3~6年。

治療過程繁雜患兒要每日一次或一周數次去醫院接受治療。這給患兒生活學習帶來很大不便,許多家長因各種原因,無法保證孩子按時接受系統的治療。

治療手段單調枯燥患兒頑皮好動,配合能力差,難以長期堅持重複乏味的治療方式,使弱視治療的效果受到影響。

中醫認為,目為神之外使,目系通腦。發育早期的異常視覺經驗可影響皮層神經元的空間特性,使正常的視覺發育受到干擾,視神經中樞發生紊亂,視覺神經通路和視皮質發生多方位、多層次損害,逐漸形成弱視。

推拿是藉助手法的物理刺激,引起機體在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學方面產生變化。這種變化通過神經反射與體液調節來調整視器官的功能,使經絡疏通,陰陽平衡,營衛調和,氣血周流如常,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實踐證明,推拿治療兒童弱視、斜視,不但快速,且療效好。

這種治療是將循經取穴(
主要取睛明穴、攢竹穴、百會穴、絲竹穴等)和隨症取穴相結合,根據相互關聯的傳入神經,在體表相應部位選取刺激點,通過按、揉、捏、摩等手法,調節視覺神經通路,刺激中樞視皮質,從而恢復視力。這種治療無任何副作用,不易復發,並避免了長期物理治療的麻煩、藥物的副作用以及手術治療的痛苦,輕鬆地使患兒擁有一雙明亮的眼睛。
http://all100.bokee.com/6796903.html

秋季便秘的自我按摩

秋季天高氣爽,人體內的消耗開始減少。
秋季以燥為特點,人們在秋季後會感到咽乾鼻燥,皮膚乾澀、口渴欲飲。
人體在夏日大量消耗的營養需要在秋季後得到補充。
總之,秋天因其自身的特點,不得不讓我們特別注意與之相適應的一些養生保健問題。在此,生活家小編為您搜羅各式秋季健康資訊,推出生活家秋季健康指南系列,讓您在這個秋天心情舒暢!  
 便秘最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飲食結構不合理,偏愛吃蛋白含量高和辛辣的食物。高蛋白食物在腸道中運行速度是最慢的,並且能產生很多有害氣體,例如:富含高蛋白的牛肉就是大腸癌的重要誘發食物。
2.年老體衰。老年人身體機能低下,胃腸運動能力同樣降低,加上肛周肌肉力量下降,因此多數老人都有便秘。
3.過度消瘦的女性。很多女孩子為了苗條,對“油脂”退避三舍,殊不知適量的脂肪攝入對人體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脂肪攝入過少就會造成大便艱澀難下。

自我按摩的9種方法
  1.抹任脈(見圖①、②)
位置:兩乳頭之間中點到臍下一掌寬小腹的中點連線。
膻中穴位於胸部,前正中線上,平第4肋間,兩乳頭連線的中點。
中極穴位於下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中下4寸。
按摩方法:患者仰臥或正坐,用左手或右手的拇指,從膻中穴沿著任脈(腹部正中)抹到中極穴,方向始終由上向下,操作20次,力量不宜過大,但是要緊貼皮膚。
  2.掌揉天樞穴和大橫穴(見圖③)
位置:天樞穴位於腹中部,平臍中,距臍中2寸。
 大橫穴位於腹中部,距臍中4寸。
按摩方法:將自己兩掌平放於中腹,兩中指正對於臍中,稍加用力後順時針方向揉動,令腹內有熱感為佳。
  3.點揉腹結穴和氣海穴(見圖④、⑤)
位置:腹結穴位於下腹部,大橫穴下l.3寸,距前正中線4寸。
氣海穴位於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中下1.5寸。
按摩方法:將雙手拇指指腹按壓住同側腹結穴後稍加壓力,感到酸脹為佳,然後順時針方向點揉1分鐘;再用一手拇指點揉氣海穴,力度同腹結穴,同樣操作1分鐘。

  4.順時針摩揉全腹(見圖⑥)
按摩方法:將兩掌重疊,扣於臍上,稍加用力,沿順時針方向摩揉全腹,注意力度要滲透進腹腔,令腸道能跟隨手掌在腹腔中震動。這樣才能促進腸道蠕動,注意摩揉方向,如果操作方向相反,就會適得其反。
  5.點揉尺澤穴和曲池穴(見圖⑦、見圖⑧)
位置:尺澤穴位於肘橫紋中,肱二頭肌腱橈側凹陷處。
曲池穴位於肘橫紋外側端,屈肘,尺澤穴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
按摩方法:以一側拇指指腹按住尺澤穴,輕輕揉動,以酸脹感為宜,每側1分鐘,共2分鐘。曲池穴操作同尺澤穴。此二穴為上肢治便秘要穴,尺澤穴為肺經穴位,曲池穴為大腸經穴位,二者相配能有效促進大便排出,效果顯著。
  6.點揉合谷穴(見圖⑨)
位置:合谷穴位於手背,第1、2掌骨間,第2掌骨橈側的中點處(簡便取穴:以一手的拇指指骨關節橫紋,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間的指蹼緣上,拇指尖下便是此穴)。
按摩方法:以一側拇指指腹按住合谷穴,輕輕揉動,以酸脹感為宜,每側1分鐘,共2分鐘。合谷穴是全身四大保健穴之一,也是清熱止痛的良穴,可以有效緩解因便秘造成的頭暈、飲食不振、情緒煩躁、黃褐斑、痤瘡和腹痛等症。
  7.按揉支溝穴(見圖⑩)
位置:支溝穴位於前臂背側,陽池穴與肘尖的連線上,腕背橫紋上3寸,尺骨與橈骨之間。
按摩方法:以一側拇指指腹按住支溝穴,輕輕揉動,以酸脹感為宜,每側1分鐘,共2分鐘。支溝穴是治療便秘的特效穴,各型便秘均可使用。
  8.按揉內庭穴(見圖⑾)
位置:內庭穴位於足背,第2、3蹠骨結合部前方凹陷處。
按摩方法:以一側拇指指腹按住內庭穴,輕輕揉動,以酸脹感為宜,每側1分鐘,共2分鐘。內庭穴是瀉胃火的效穴,此穴對青年過食酒肉辛辣所致的便秘效果最好。
  9.按揉三陰交穴(見圖⑿)
位置:三陰交穴位於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
按摩方法:以一側拇指指腹按住三陰交穴,輕輕揉動,以酸脹感為宜,每側1分鐘,共2分鐘。三陰交穴是滋陰潤燥的要穴。特別是用於年老體衰的便秘效果更佳。
  調護知識
1.老年性習慣便秘者,容易造成腹部壓力和顱腦內壓力急劇升高而誘發腦溢血。所以一定要重視便秘的危害,積極治療。即行排便,可使之通暢。
2.自我按摩前要注意內科疾病的治療,尤其註意便秘是否因為腸梗阻、腸黏連、腫瘤等疾病影響,如果是則不屬於推拿治療範圍,須請內科或肛腸科醫生診治。
  3.養成定時排便習慣。
4.多喝開水(可晨起飲服淡鹽開水),平時應多食蔬菜、水果,忌食辛辣刺激性食品。
5.進行適當的戶外活動,多做下蹲起立及仰臥屈髖壓腹動作。
6.避免飲食過於精細,缺少足量的纖維飲食,從而導致便秘。應多吃蔬菜水果。
http://all100.bokee.com/6799862.html

秋季按摩手掌保護皮膚

秋季天高氣爽,人體內的消耗開始減少。秋季以燥為特點,人們在秋季後會感到咽乾鼻燥,皮膚乾澀、口渴欲飲。人體在夏日大量消耗的營養需要在秋季後得到補充。
總之,秋天因其自身的特點,不得不讓我們特別注意與之相適應的一些養生保健問題。在此,生活家小編為您搜羅各式秋季健康資訊,推出生活家秋季健康指南系列,讓您在這個秋天心情舒暢!
人的手上有很多重要穴位,如勞宮穴、魚際穴、少府穴、合谷穴、神門穴等。廣西中醫學院骨傷研究所博士生導師韋貴康教授告訴記者,不同穴位對應著身體的不同器官,經常按摩手指、手掌、手背等,可以調節臟腑功能,還能起到美容的作用。
韋教授說,勞宮穴在掌心橫紋中,屈指握拳時中指指尖所點處,按摩它能起到清心和胃、消除面瘡的作用。
魚際穴位於手掌面第一掌骨中點,拇指下隆起處,有瀉熱宣肺、散淤潤膚的作用。少府穴在屈指握拳時,尾指指尖所點處,有清心瀉火、活血潤膚的作用。
神門穴位於手腕和手掌關節處小指那一側的腕橫紋中,合谷穴位於手背部第一、二掌骨之間,按摩它們,能夠促進面部血液循環、解除疲乏、振作精神、提神醒腦。
手掌按摩非常方便,自己平時可以經常做。
韋教授說,按摩時可以用大拇指找准穴位和壓痛點,順時針揉一刻鐘,直至發熱為止;也可以把手掌來回搓熱後,再按摩手上的具體穴位;還可以用木頭滾軸、保健球等來刺激手掌穴位。
他提醒大家,按摩前最好先洗手,再搽點護膚品,以起到潤滑作用;按摩時力度宜稍輕,動作和緩;按摩後最好飲一兩杯清水,促進新陳代謝。

http://all100.bokee.com/6799864.html

2009年10月17日 星期六

秋季嬰兒泄瀉的家庭按摩法

簡要內容:脾虛型加揉手掌的大拇指一側50次;沿順時針方向揉掌心50次;推小臂外側(大拇指一側)300次。脾腎陽虛型加基本操作法第1步200次;基本操作法第2步100次;揉手掌的大拇指一側100次;推小臂外側(大拇指一側)300次;揉小指螺紋面100次。

秋季天高氣爽,人體內的消耗開始減少。秋季以燥為特點,人們在秋季後會感到咽乾鼻燥,皮膚乾澀、口渴欲飲。人體在夏日大量消耗的營養需要在秋季後得到補充。總之,秋天因其自身的特點,不得不讓我們特別注意與之相適應的一些養生保健問題。在此,生活家小編為您搜羅各式秋季健康資訊,推出生活家秋季健康指南系列,讓您在這個秋天心情舒暢!
  嬰兒泄瀉輕者主要表現為:
大便次數每天數次至十幾次,呈稀糊狀、蛋花湯樣或水樣,伴泡沫或帶奶塊,有時候伴有輕度的嘔吐,其他一般情況較好。重者表現主要有:大便次數顯著增多,每天十多次以上,常呈噴射狀,或伴有嘔吐頻繁、體溫升高、精神萎靡、面色蒼白、煩躁不安等症狀。
  嬰兒泄瀉主要分為五種類型。
寒濕型的特點是:大便像水一樣清稀,呈噴射狀,伴泡沫,顏色淡,氣味不臭,小便色清且量多;濕熱型的特點是:大便稀糊狀,顏色黃,氣味臭,小便量少顏色黃;傷食型的特點是:腹部脹滿,瀉前哭吵,瀉後則緩,大便量多而酸臭,口臭,或伴嘔吐;脾虛型的特點是:泄瀉長期不好,或經常反復發作。面色蒼白,大便稀如蛋化湯樣,伴大量奶塊或食物殘渣,多數吃過東西後即瀉;脾腎陽虛型的特點是:面色蒼白,大便像水一樣,次數很多,四肢發涼,精神萎靡。基本操作法:1、將患兒拇指屈曲,用大拇指肚沿患兒拇指的外側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200次。 2、同樣方法直推患兒食指的同一位置100次。
3、同樣方法反方向直推患兒小指的內側(不靠近無名指的一側)100次。
4、用中指指肚揉臍100次,揉臍旁一指處100次,揉尾骨尖處100次。
  隨症加減
寒濕型加揉掌背正中50次;推小臂外側(大拇指一側)300次;搓尾骶部直到有熱感。
濕熱型加反方向操作基本操作法第2步100次;用拇指沿同樣方向直推患兒拇指手掌面100次;用拇指指面直推患兒小臂正面(從手腕至肘關節)300次;同樣方法反方向推患兒小臂內側面300次。
傷食型加反方向操作基本操作法第2步100次;揉臍上兩指5分鐘,揉手掌的大拇指一側50次。
脾虛型加揉手掌的大拇指一側50次;沿順時針方向揉掌心50次;推小臂外側(大拇指一側)300次。
脾腎陽虛型加基本操作法第1步200次;基本操作法第2步100次;揉手掌的大拇指一側100次;推小臂外側(大拇指一側)300次;揉小指螺紋面100次。
  注意事項
1、注意飲食衛生,不餵嬰兒不干淨、不易消化的食物,防止病從口入。
2、泄瀉期間,應控制飲食,食宜消化和清淡的食品,如母奶脂肪較多可暫時停吃,可吃妙奶羔、粥糜等。
3、對由腸道內感染而引起的重症腹瀉,應立即送醫院治療。
4、治療前後半小時,禁食水。
http://all100.bokee.com/6799866.html

2009年10月15日 星期四

五絕指針療法治療結石

五絕指針療法,通過不同的指法變化,對人體體表一定的經脈穴位,進行輕、重、快、慢、緩、急等相應的刺激調理,恢復增強臟腑的收縮功能,通過臟腑的收縮力量,緩緩地將結石粉碎,並同時進行對腎上管的擴張,使尿液排出通暢、尿量增加,其碎石則可隨其尿液的運化下行,排出體外。
由於腎結石的產生非一臟一腑的功能變化所致,所以要進行泌尿結石的治療也非調理一臟一腑可成。
五絕指針療法的碎排結石過程,則是採取多經脈、多穴位、多指法、多變化的原則,達到結石可碎,同時臟腑功能增強、水道通調、結石下行無阻,隨症治療,減少病患有痛苦。

五絕指針療法治療結石症大致可分為以下步驟:
1、消除疼痛症狀,減少病人疾苦。
2、調理有關經脈穴位,恢復增強臟腑功能。
3、選取特定穴位,打開氣、水通道。
4、刺激特定經穴,增強腎臟的收縮,以粉碎結石。
5、以疏通為原則,刺激調理某些經穴,增加泌尿系各部功能的蠕動,使碎石順利下行。
五絕指針療法治療泌尿系結石,根據不同的症狀施以不同的治療法則,但因其疼痛等症狀所致患者的精神極度緊張,氣體的阻塞不通或上逆等,則需採用“開竅週天法”,對頭部“人中、四聰、風池、風府”等特定穴位進行調理,以消除患者的精神緊張,使其精神放鬆。採用“通膈開胃法”和“開胸順氣法”,進行特定經穴和特定指法的調理刺激,驅散瀉下由於肌肉、腸道痙攣造成的氣水積聚上逆所表現的胸悶、氣促、肋腹脹滿疼痛、膈聲連作等症狀。
採用“壯腎暖肢法”對腎功能有明顯的增強腎功能作用,增強腎臟的收縮力,可促進結石的粉碎,可同時緩解腎石引起的腰背及下肢疼痛等症狀,對腹部“氣衝、關元、中極”等穴位進行重手法刺激,有明顯的瀉下作用;可促進泌尿管道的擴張,增強膀胱的蠕動收縮功能,以便水道通調,結石下行無阻;至於某些因結石影響而造成的各部位的局部疼痛症狀,可以局部治療手法予以消除,可採取局部取穴或以疼為俞,分經定指治療。
在治療過程中,對任、督二脈的調理必不可少,因為從某種程度來說,泌尿系結石的產生,首先是人體內陰陽的不平衡,氣水的不調和,而任、督二脈各統其陰陽、經脈,對其二脈的調理則可起到調理陰陽之作用。
另外,腎石的產生、發作往往與帶脈的阻塞關係密切,出現腰部冷涼,上下焦不能連接之症狀,採用“解腰束帶法”對維道等穴進行快速點打,則可產生一定的熱量,驅散腰部的寒氣,並可見腹肌鬆弛的效果,有利於腎石的下行。
在臨床上,五絕指針療法治療結石,一般只需以指法穴位的結合變化即可。
由於有些病人積水日久,尿路嚴重阻塞,出現極度浮腫等症狀,為加快水液的消失,可取用少量利水藥物予以輔助;前列腺、尿道炎症明顯時,可給予少量消炎藥物輔助調理,不需用特殊的排石藥物。
根據結石下行的變化情況,可在正式排石期間仍予以碎石手法。對行於輸尿管狹窄區的石塊,可採用較重手法,發力於瞬間促排,對於進入膀胱內的碎石,治療時可進行推拿、提抓等按摩手法輔助,促使膀胱內的尿液翻滾,以使石沙浮動,快速進入尿道。
對於進行尿道部位的結石,可加施對“巨骨、會陰”穴的深壓及對股根部位穴位的刺激,以加強對尿道的擴張疏通,對女性患者可直接點打外陰肌群,使之尿道產生收縮,輕點陰竇促進尿道舒張,通過收縮和舒張過程,促使結石及早排下,減少石質對尿道的刺激,並要求患者在排尿前先進行腹肌的收放。通過排尿前腹肌的極度收縮和快速放鬆,使尿液對尿道中石沙給予一次猛烈的撞擊,這樣可促使結石下行。為切斷腎石產生的根源,更有利於泌尿系結石的碎排。
在臨床治療中,對肺臟及脾臟的調理手法也必不可少,陰陽五行學說認為:“肺屬金,金可生水”;中醫認為:肺的功能起著溫化腎水的作用,又:氣屬陽,水屬陰,陽氣的不足無以溫化腎水,腎水不得氣化,而易積於體內。
通過對肺臟的調理使肺臟功能正常,肺氣充盛,有利於腎石的排出,尿液充盈,新陳代謝正常,其石沙可隨尿液及時下行排出體外。
五行學說認為:脾臟屬土,五行中土可克水,而在脾臟功能低下無以分清濁,濁氣下行於腎,而致尿液中雜質過多,沉積生成結石;所以,調理脾臟功能使其恢復正常,有促使腎水下行的作用,脾臟功能正常,清濁可分,不致使過多雜質溢於腎而生成結石,在臨床上,多以疏肝健脾法定指選穴施實。
各經穴所用指法的輕重變化,則根據其人體具體部位及指法所屬五行而定,根據患者的體質狀況,在進行各種指法的運用時,還要因人而異,以確保安全有效的實施。
總之,五絕指針療法的碎石排石可說是:局部治療消除疼痛;周身調理平衡陰陽;開掘堵塞,疏通水道;刺激經穴,力達臟腑;健脾壯腎,石碎而下。
http://all100.bokee.com/6800117.html

中醫按摩調節失眠治療法

一旦失眠,往往多求助於醫生,口服安眠藥,久而久之,容易引起藥物的依賴性。現介紹四種非藥物自我療法,供選用:   1、仰臥揉腹
每晚入睡前,仰臥床上,意守丹田(肚臍),先用右手按順時針方向繞臍稍加用力揉腹,一邊揉一邊默念計數,揉計120次;再換用左手逆時針方向同樣繞臍揉120次。筆者已堅持20多年,對上半夜進入深睡有良好作用。下半夜如再不能入睡,可按上述方法各揉腹60次,對睡眠也有一定作用。
由於揉腹能使胃腸蠕動,特別是年歲大的人,消化功能減弱,胃腸道的氣體就會成倍增加,常把大腸膨得脹脹的。一經揉腹,大腸受到刺激,就把氣體擠出來而出現放屁,便於安然入睡;若不揉腹,屁放不出來,大腸膨脹,影響入睡。
  2、踏豆按摩
用綠豆500克,置鐵鍋中文火炒熱,倒入臉盆中,同時將雙腳洗淨擦乾,借盆中綠豆餘溫,用雙腳蹂踏綠豆,邊踩邊揉。每天睡前1小時開始蹂踏,每次30分鐘左右。
   3、拍打湧泉穴
每晚睡前洗腳後,端坐床上,先用右手掌拍打左腳湧泉穴120次,再用左手掌拍打右腳湧泉穴120次,每次力度均以感到微微脹痛為宜。即可驅除失眠,安然入睡。
  4、臥位氣功法
取右側臥位,枕頭適中,全身輕鬆自然,雙目閉合,舌尖頂上齶,意守丹田。由鼻孔慢慢吸氣,使整個腹部膨脹,再從鼻孔徐徐呼出,至全腹收縮。連續堅持2週,一般失眠即愈。
http://all100.bokee.com/6801027.html

按摩八天防止浮腫法

第一天

1、用手掌在腿上由下而上,從腳跟開始,經過膝蓋直到大腿內側,揉捏按摩;

2、脖子周圍,肩膀,手臂,腰等部位用手輕輕邊捏邊揉;

3、臀部和大腿內側的地方,用手指捏起再放下,接近於擰的按摩;

4、再來一次,把各個部位用手指加力擰過來按摩一遍。

第二天

1、坐下來,用手掌給腳部內側按摩,腿上的按摩方法一樣;

2、兩腿左右分開,上身向前向側傾斜,盡量靠近一邊的腿,手放於前方按摩腳和小腿;慢慢從1數到10,然後換一邊做;

3、兩腿前後分開,上身向前傾斜,抓住前面的腳脖子,吐氣的同時向下壓,吸氣的同時抬起來;壓下去後休息片刻,再反复4次;

4、雙腿置於前方,向前抓腳脖子,注意膝蓋不要彎,讓腿部全部緊繃起來;

5、維持坐姿,在腿上由下而上的按摩,用點力氣,擰著向上按;

6、用雙手在大腿內側擰著呈S字的形狀按摩,腰和臀部的地方注意向上按摩;

7、腳背上用手指壓,腳趾則用手捏,可以促進血液循環;

8、脖子周圍,肩膀,手臂,腰等部位用手輕輕邊捏邊揉;

9、還是坐著,在腰上和腿上加力氣再按摩一遍;

10、站起來,做些伸展運動,放鬆脖子和肩膀。用手從下而上的順著肌膚紋理按摩片刻。

第三天

1、站著,在全身進行按摩,方法還是揉和捏;

2、腰和臀部上用手指捏著呈S字的形狀向上按摩,一邊注意用手掌加些摩擦;

3、用整個手掌在下身呈S字的形狀向上按摩;

4、從手臂開始,向腰的方向向下強化按摩;

5、用下巴引導進行伸展,肩膀轉圈,放鬆身體。

第四天,第五天

和前面兩天一樣,反復進行按摩和放鬆。

第六天

1、站著全身按摩;

2、腰部,臀部,大腿內側呈S字的形狀向上按摩,一邊用手指重複抓起贅肉再放開的動作;

3、在大腿內側再重複一遍剛才的按摩;

4、坐下來,用手加大力量進行按摩;

5、上半身向旁邊和前面倒一倒,放鬆;

6、肩膀轉轉圈,放鬆放鬆。

第七天

從第七天一直到第九天,重複第六天的按摩法。

第八天

1、按摩手臂和腿,用最開始的姿勢及方法;

2、按摩肩膀周圍,手臂和腰。輕輕地撫摩,讓肌肉放鬆;

3、用手捏著臀部和大腿內側的肉進行按摩;記住不是捏表皮,而是把整個皮下脂肪捏起來;

4、按摩臀部,腰的周圍,大腿內側的地方捏著呈S字的形狀向上按摩,反复幾次;

5、從腳跟開始直到大腿內側,用手指稍微使力指壓向上按摩;

6、肩膀轉圈,脖子向四周倒一倒,轉轉圈,放鬆自己。

http://all100.bokee.com/6801032.html

治療肺氣腫的自我按摩

 肺氣腫多發於老年人,患者多有吸煙史和慢性支氣管炎病史。如果我們想遠離肺氣腫、慢支和肺心病的困擾,除了避免不良嗜好之外,可以應用自然療法自我調理,達到有病治療,無病強身的作用。
  7種自我按摩手法
  1.抹前額、推側頭、揉風池
患者坐位,用雙手的四指從前額中線開始,向兩側抹去,抹至太陽穴處改用五指緊貼頭皮,沿頭兩側由前向後推,推到後頸部在風池穴處用食、中指按揉。重複操作約5分鐘。此手法能夠緩解患者常常出現的頭暈、嗜睡、咳嗽等症狀,同時能夠增強機體免疫力。
  2.揉合谷穴、曲池穴
合谷穴的簡便取法:以一手的拇指指骨關節橫紋,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間的指蹼緣上,當拇指尖下是穴。
曲池穴位於肘橫紋外側端,屈肘,當肘橫紋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
用手的拇指,按揉對側的合谷穴和曲池穴,指壓下去以感覺酸脹為佳。每穴按揉2分鐘。然後交換手繼續按揉。每天做3次。此二穴是人體強壯的要穴,能夠有效提高免疫力,提升整體精神狀態,促進受損組織的修復。
  3.揉尺澤穴
尺澤穴位於肘橫紋中,肱二頭肌腱橈側凹陷處。
用拇指按揉對側胳膊的尺澤穴,以按壓酸脹感為佳,操作同按揉合谷穴、曲池穴。尺澤穴具有補肺氣、滋肺陰的作用,是治療肺病的特效穴位。與合谷穴、曲池穴不同,尺澤穴的補益作用更為專一。
  4.按揉小腹:
雙手重疊,稍微用力按壓於臍下小腹部,然後順時針方向和緩地按揉,每次按揉10分鐘,每天2次。注意千萬不要過於用力,也不要憋氣,以免出現喘憋,甚至加重病情。小腹部有人體補氣強身健體的重要穴位——氣海穴和關元穴。輕柔和緩地按揉小腹部可以有效地刺激兩穴,達到補氣平喘,增進食慾的作用。
  5.毛巾擦背、擦頸、擦腰:
洗澡中或洗澡後,用一條濕潤的長毛巾,先擦後頸部,再斜著擦後背,最後橫擦腰部,每個部位擦1分鐘,擦到皮膚發紅微熱為佳。目的是刺激背部的定喘穴、肺俞穴、腎俞穴等強壯穴,以寬胸理氣、補腎平喘止咳。臨床證實,此做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肺泡的回縮,增加血液中的含氧量,有效提高生活質量。
  6.橫擦前胸部:
患者取坐位,用手掌平貼在兩鎖骨下緣,並左右平擦上胸部,擦約1分鐘後向下移一掌,繼續平擦,直至擦到下肋緣。將整個前胸均勻地擦熱,前胸皮膚微微發紅為度,每天3次。這個手法能有效地增加胸腔內肺組織的血液供應,能夠明顯地提高血液中的氧含量;同時促進肺泡的恢復及提高肺功能。橫擦前胸部的作用相當於吸氧。
  7.拿胸肌:
先用右手輕揉地拿捏左側胳肢窩前面的胸肌,拿捏20次後換左手拿右側胸肌,兩側對稱。也可同時兩手拿捏對側胸肌。此手法能夠刺激肋間協助呼吸動作的肌肉,增強這些肌肉的功能,有助於呼吸運動。
  5種方法自我調護
 肺氣腫患者生活中要清淡飲食。如果脾胃不好,建議經常煮食百合加八寶粥以補脾益肺。此外,中醫內科有肺病以肝論治的經典理論,平時患者可以加服六味地黃丸以協助補益肝腎,效果更佳。
  1.刮痧配合穴位貼敷
 刺激關鍵穴位:定喘穴、肺俞穴。
定喘穴位於第七頸椎脊突下旁開0。5寸處,左右各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頸後部可以摸到一個最高的“大鼓包”(即第七頸椎),“鼓包”下面左右各旁開1厘米即是。
肺俞穴位於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各旁開1。5厘米處。
家人幫助患者,先把一枚一元硬幣清洗乾淨,將薑和大蒜搗爛,蘸上汁水兒刮拭定喘、肺俞二穴,刮約10下,見到皮膚發紅發熱便可停止,將搗爛的薑蒜泥分成四份,貼敷在左右定喘、肺俞穴上,用紗布加膠布固定於皮膚上,兩小時後取下。最好每週一次。尤其在三九和三伏天,每“伏”第一天和每“九”第一天一定要貼敷。可以有效地預防感冒哮喘,治療肺氣腫。
  2.食療
建議患者經常食用山藥燉烏雞,有條件可加黃芪、黨參。進入秋季即可開始食用,每週吃一次即可。平時多喝菊花茶(杭白菊最好)、秋梨膏,對緩解病情都是非常有好處的。
  3.藥物保健
在經濟條件允許下,患者可以食用冬蟲夏草。在中藥中,對肺氣腫治療效果最好的就是冬蟲夏草,但費用過高,患者可以在醫院內科醫生指導下服用“百令膠囊、金水寶膠囊”等蟲草發酵菌絲製劑,能夠見到顯著療效。
  4.體育運動
治療肺氣腫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提高患者身體素質。建議患者每天進行小強度的體育運動,以不出現喘促為度,如散步、太極拳等。
  5.藥浴
(1)藥浴處方:生麻黃30克,桑白皮30克,杏仁20克,生半夏50克,羅漢果50克,全瓜萎50克,前胡50克,白附子50克,陳皮30克,桂枝100克,白蘚皮50克,生甘草20克。
(2)藥浴用法:上述藥水煎去渣取液2500毫升左右,分為5份,每份再加清水3升左右,倒入專用袋內或盆、桶中,浸泡雙下肢(雙足),溫度43℃左右為宜。每次浸泡時間依發汗程度而定,每天1~3次,每次間隔3~7小時,1份藥液可用3天,15天為1療程。注意每次藥浴宜加入少量低度白酒(10亳升左右)。
(3)治療效果:改善肺部血液循環,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還可改善和調節自主神經的功能以及機體對致病因素的反應性,有利於病變組織的修復和提高肺功能,還可增強腎上腺皮質功能。
 如何自我診斷肺氣腫?
如果有以下症狀,建議您馬上到醫院就醫,以確診是否患上肺氣腫:
  1.在吸煙多年的基礎上,出現咳嗽,咳大量白痰、喘息氣促三個月以上。
  2.在吸煙多年的基礎上,出現乏力,不能勝任體力勞動,容易出汗、感冒。
http://all100.bokee.com/6801037.html

2009年10月13日 星期二

秋燥按摩鼻部防感冒

秋天氣候乾燥,人們經常會感到鼻燥乾澀,鼻塞不通。如果採用按摩的方法,不僅促使黏膜分泌增加,保持鼻腔濕潤,使鼻腔通暢,而且還可以預防感冒。

1、鼻外法。用左手或右手拇指、食指夾住鼻根兩側,用力向下拉,由上而下連拉12次。




用此法拉動鼻部促使鼻黏膜的血液循環,有利於正常分泌鼻黏液。

2、鼻內法。用左手或右手拇指、食指伸入鼻腔中,夾住鼻中隔軟骨,輕輕下拉12次。此法既可增加鼻黏膜的抗病力、預防感冒和鼻炎,又能使鼻腔濕潤,黏膜紅潤,保持正常溫度,增加耐寒能力。

3、點按迎香穴。以左右兩手中指或食指點按迎香穴(在鼻翼旁的鼻唇溝凹陷處)12次。按摩此穴,既有助於改善局部血液供應,防治鼻病,還能防治面神經麻痺。

4、點按印堂穴。用拇指或食指和中指的指腹點按印堂穴(位於兩眉之間)12次。也可用兩手中指的指腹,一左一右地交替按摩印堂穴。按摩印堂穴可增強鼻黏膜上皮細胞的增生能力,能刺激嗅細胞,使嗅覺靈敏。
http://all100.bokee.com/6802382.html

2009年10月12日 星期一

自我按摩防治老年癡呆

自我保健按摩防治老年癡呆,據考在我國古代道家就有了研究,總結了摩面、叩齒、按耳、摩目等一系列的方法。

1、按摩頭面兩手掌心按住前額,稍用力向下擦到下頜,再翻向頭後兩耳上,輕輕擦過頭頂,回到前額,為一次,可按摩十幾次。接著用十指指肚或指甲,均勻地輕揉整個頭部10~20次。然後用兩拇指由太陽穴附近向頭上部捋,捋至頭頂後,即五指靠攏向下捋,捋到項部,算做一次,次數同前。高血壓病人可增加30~70次。

2、按摩眼部《黃帝內經》雲:“兩目系皆入於腦”。按摩眼部可起到健腦、開竅、益智的作用。兩手輕握拳,兩拇指彎曲,用拇指背分擦兩上眼皮各十幾次,然後用兩手拇指分按兩側太陽穴旋轉揉動10次,再向相反方向揉動10次,最後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兩眉頭中間部位,揪十幾次,與此同時用左手從後頭髮際向下捋到項部十幾次,換手同上動作十幾次。

3、按摩鼻部“鼻通於腦,所聞香臭歸於腦”。按摩鼻部也可以給大腦以溫和刺激,起到抗衰健腦的作用。兩手拇指微屈,其他四指輕輕握拳,用拇指背沿鼻樑骨兩側上下往復用力各擦十次(上擦到眼下部,下擦到鼻孔側)。擦鼻時兩手可以一同向上或向下擦,也可以一手向下,另一手向上交叉起來擦。一上一下為一次。

4、按摩耳部“兩耳通腦,所聽之聲歸於腦”。按摩耳部也可對大腦有保健作用。兩手掌面橫放在耳廓上,均勻用力向後擦,回手時將耳背擦倒,再向前推擦,往返為一次,約推擦十幾次。兩耳出現熱感效果好。接著用手拇指與食指分別將兩邊耳垂捏住,輕輕的揉按,時重時輕,當耳垂有熱感時,再輕輕向下拉耳垂10次。最後作“鳴天鼓”:兩手掌心緊按兩耳孔,兩手中間三指輕擊頭枕骨(小腦部)十幾次。接著手指按枕骨部不動,掌心掩按耳孔後,再驟然抬離,這樣連續開閉放響十幾次。再用兩手中指插入耳孔內轉動3次,再驟然拔開,算做1次,這樣進行3~5次。在早起或疲勞時做,可清醒頭腦,增強記憶。

5、按摩口腔心靜神凝,口輕閉、上下牙齒互相叩擊三十幾次,叩擊用力應由小到大,輕輕作響即可。接著將舌在口腔中沿上下牙齒內外運轉,左右各10多次,產生津液暫不下嚥,將攪舌產生津液鼓漱30多次,徐徐嚥下,咽時意念誘導津液慢慢到達丹田。現代醫學證明,自我保健按摩可通過神經末梢的刺激,使毛細血管擴張,增加大腦組織的血、氧供應。腦電圖觀察顯示,頭部按摩後,大腦皮質處於抑制狀態,這樣就有利於大腦消除疲勞,使之保持良好的功能狀態。

http://all100.bokee.com/6802383.html

人老腳先衰,養生先養腳

俗話說,“人老腳先衰,養生先養腳”。經常轉動腳腕子,並按摩踝部至腳底的一些穴位,能起到降低血壓、預防疾病、減緩衰老的作用。
 轉腳腕的方法很多。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內科主任醫師姜良鐸表示,可以盤坐在床上,一隻手握住腳踝,一隻手握住腳掌,緩慢轉動;也可以坐在椅子上,腳尖著地,以腳腕為軸進行轉動;一般每次左右各轉100下,早晚各一次。
姜良鐸還指出,腳底部的一些穴位對治療高血壓也有一定作用,如位於足前部凹陷處第2、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處的湧泉穴,按摩它能夠治療神經衰弱、倦怠、失眠、高血壓、眩暈、更年期障礙等。還有位於腳大拇指根部橫紋中央的“高血壓點”,用兩手的大拇指按壓此處6秒鐘,一天10次,對降血壓有顯著療效。姜良鐸提醒大家:“平時開會、工作時都可以轉轉腳腕,晚上洗腳後可以按摩腳部穴位,交替進行,長期堅持,就能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
http://all100.bokee.com/6802572.html

自我按摩防病治病利養生

秋季天高氣爽,人體內的消耗開始減少。秋季以燥為特點,人們在秋季後會感到咽乾鼻燥,皮膚乾澀、口渴欲飲。人體在夏日大量消耗的營養需要在秋季後得到補充。總之,秋天因其自身的特點,不得不讓我們特別注意與之相適應的一些養生保健問題。在此,生活家小編為您搜羅各式秋季健康資訊,推出生活家秋季健康指南系列,讓您在這個秋天心情舒暢!
很多人都知道,中醫的推拿按摩有奇效,特別是針對急性腰扭傷、頸椎病等骨傷,能讓病人“躺著進來,走著回去”。除了骨科問題,中醫推拿對內科疾病也有很好的效果,既能治病,又能防病,“除了去醫院,自己在家也能做”。
祖國醫學認為,推拿按摩之所以能治病,與其平衡陰陽、調節臟腑功能、舒經活絡、祛風除濕散寒等功能密切相關。調節臟腑功能包括清心瀉火、舒肝理氣、健脾和胃、宣肺平喘、補肝宜腎等,所以推拿按摩能對付各系統疾病。患者可以通過自我按摩達到緩解病痛的輔助治療目的,健康人則可以通過按摩保健防病,強健體魄。
不過,保健按摩是有一定之規的。正確的按摩手法講究“有力、持久、柔和、均勻”八個字,這樣才能達到“深透”的目的。有力,即需要一定力度,以身體產生酸脹感且能耐受為宜;持久就是要保持一定的時間;柔和與有力不矛盾,就是說動作忌粗暴;均勻,即保持一定頻率,不能忽快忽慢。
按摩必須在診斷清楚的前提下進行,切忌有了不舒服盲目按摩。對於器質性病變,推拿按摩能起到輔助治療作用,減輕痛苦;按摩有時與藥物有協同作用,可以達到減少藥量的效果;對於嚴重的疾病,如腫瘤、糖尿病等,推拿按摩對預後有利;另外,保健按摩可以預防某些疾病,如感冒等。
自我保健按摩要注意以下幾點:環境以20—25攝氏度為宜,姿勢應以舒服為主;按摩前指甲要剪平齊,以免把自己劃傷;按摩結束後應喝些白開水,以調節血液循環,利於毒素排出。如果皮膚有破損或出血,就不要做該部位的按摩。孕婦最好不做腹部按摩。劉主任說,在閒暇時間,如乘車、等候、看電視時揉捏一些外在的穴位,對身體也大有好處。
http://all100.bokee.com/6804912.html

穴位按摩治療秋燥鼻乾

秋天,氣候乾燥,人們經常會感到鼻燥乾澀、鼻塞不通,甚至出血。對此採用局部按摩的方法,不但有利於對顏面鼻部的保養,還可以預防感冒和鼻炎。
   
一、鼻外法用左手或右手拇指、食指,如夾狀夾住鼻根兩側,稍用力向下拉,由上而下連拉15次。此法可促進鼻粘膜的血液循環,有利於分泌正常的鼻粘液,還可預防感冒。
   
二、鼻內法將拇指、食指伸入鼻腔內,夾住鼻中隔軟骨,輕輕下拉15次。此法既可增加鼻粘膜的抗病能力,預防感冒和鼻炎,又能使鼻腔濕潤,保持正常濕度。
   
三、按迎香法以左右兩手中指或食指點按迎香穴(鼻翼旁的鼻唇溝凹陷處)15~20次。按摩此穴既有助於改善局部血液供應,防治鼻病,還能防治面神經麻痺等症。

http://all100.bokee.com/6810416.html

2009年10月9日 星期五

穴位按摩治療耳鳴


通過有針對性地按摩人體有關穴位,可以治好耳鳴。具體按摩方法是:
1.先用食指和大拇指輕柔按摩聽會穴(在耳屏的前下方與小豁口平齊,張嘴時凹窩處)5分鐘左右,約350~400次。
  2.擊天鼓50次。即兩掌搓熱,用兩掌心掩耳,十指按在後頭部。再將食指疊在中指上,敲擊枕骨下方,使耳內可聞及類似擊鼓的聲音。
3.用已搓熱的兩手掌心摀住兩耳,手掌與耳朵完全封閉,然後兩掌突然鬆開,這樣重複捂耳30次。
4.之後用食指和大拇指,先從上至下按捏耳廓,然後從下至上按捏,這樣反复按捏至雙耳有發熱感,共按捏耳廓100次。
5.按摩合谷穴(伸臂,俯掌,大拇指、食指二個手指併攏,在肌肉最高處取穴)80次。
以上動作每天早、晚分別做一次,此外,在耳鳴發作時及時按摩,如此堅持下去定見成效,耳鳴患者不妨一試。
人體上肢穴位圖解

http://all100.bokee.com/6810428.html

2009年10月8日 星期四

穴位按摩治療耳鳴

通過有針對性地按摩人體有關穴位,可以治好耳鳴。具體按摩方法是:




1.先用食指和大拇指輕柔按摩聽會穴(在耳屏的前下方與小豁口平齊,張嘴時凹窩處)5分鐘左右,約350~400次。



  2.擊天鼓50次。即兩掌搓熱,用兩掌心掩耳,十指按在後頭部。再將食指疊在中指上,敲擊枕骨下方,使耳內可聞及類似擊鼓的聲音。



3.用已搓熱的兩手掌心摀住兩耳,手掌與耳朵完全封閉,然後兩掌突然鬆開,這樣重複捂耳30次。



4.之後用食指和大拇指,先從上至下按捏耳廓,然後從下至上按捏,這樣反复按捏至雙耳有發熱感,共按捏耳廓100次。



5.按摩合谷穴(伸臂,俯掌,大拇指、食指二個手指併攏,在肌肉最高處取穴)80次。



以上動作每天早、晚分別做一次,此外,在耳鳴發作時及時按摩,如此堅持下去定見成效,耳鳴患者不妨一試。



人體上肢穴位圖解







http://all100.bokee.com/6810428.html

穴位按摩治療面癱

從中醫角度來說,當正氣不足、絡脈空虛、衛外不固時,容易導致風邪乘虛而入、痺阻絡脈而引起面癱。如果採用自我按摩,就能起到疏經通絡、調和氣血、增強面部肌肉力量的作用,對治療該病有較好療效。  


  面癱又名面神經炎,主要表現為周圍性面神經痲痺。它的發病原因與病毒感染、微循環障礙、免疫學等因素有關。



  1.預備式:坐位或仰臥位,一手心與另一手背相重疊。輕放在小腹上,雙眼微閉,呼吸調勻,全身放鬆,靜養1~2分鐘。



  2.揉按四白穴:用雙手食指指腹放在同側四白穴上,適當用力揉按0.5~l分鐘。



  3.揉按陽白穴:用雙手食指指腹放在同側陽白穴上,適當用力揉按0.5~l分鐘。



  4.按揉太陽穴:用雙手食指或中指分別按於同側太陽穴上,適當用力按揉0.5~l分鐘。



  5.揉按翳風穴:用雙手食指分別按於同側翳風穴上,適當用力揉按0.5~l分鐘。



  6.點揉牽正穴:用癱肌側的食指按在同側的牽正穴上,適當用力點揉0.5~l分鐘。



  7.揉按顴髎穴:用雙手分別按在同側顴髎穴上,適當用力揉按0.5~l分鐘。



  8.掐揉人中穴:用一手的拇指指尖放在人中穴上,適當用力掐揉0.5~l分鐘。



  9.按揉地倉穴:用雙手食指指腹分別按在同側地倉穴上,適當用力按揉0.5~l分鐘。



  10.按揉風池穴:用雙手大拇指指端分別放在同側風池穴上,其餘四指分別附於頭兩側,適當用力按揉0.5~1分鐘。



  11.掐壓合榖穴:用一手拇指按在另一手的合榖穴上,其餘四指置於掌心,用拇指指端或指甲由輕漸重掐壓0.5~l分鐘。



  12. 拿捏癱肌:用一手的拇指、食指、中指對合用力,拿捏面部癱肌0.5~l分鐘。



  13. 按摩癱肌:用一手手掌緊貼癱肌作環形按摩動作0.5~l分鐘,以局部發熱為佳。



  面癱病人可每日早晚各做1次按摩,同時用濕熱毛巾敷患側面部。另外,還應注意保持心情舒暢,在急性期尤其要注意休息,避免疲勞和寒冷刺激。



  小知識



  四白穴:位於目直下1寸,眼眶下孔凹陷處。



  陽白穴:位於前額眉毛中點上1寸處。



  太陽穴:位於眉梢與目外眦連線中點外開1寸凹陷處。



  翳風穴:位於兩耳垂後,乳突與下頜骨之間的凹陷處。



  牽正穴:位於兩耳垂前方0.5~l寸處。



  顴髎穴:位於顴骨下緣凹陷處。



  人中穴:位於鼻柱下人中溝中點處。



  地倉穴:位於口角旁開0.4寸處。



  風池穴:位於頸後枕骨下,兩筋外側凹陷處。



  合榖穴:位於虎口,第一掌骨與第二掌骨之間。



http://tw.babelfish.yahoo.com/translate_url?doit=done&tt=url&fr=slv1&intl=1&lp=en_zt&trurl=http%3a%2f%2fall100.bokee.com%2f6810432.html

妙法提神 拍痧驅走春瘟

立春剛過了不久,乍暖還寒的氣溫隨即而來,在這種濕凍天氣下,很容易患上俗稱「春瘟」的外感。所以今日就請來專家教授拍痧療法,簡單的幾個步驟,便可驅走春瘟,以及教你提神妙法!




註冊中醫師葉英良 指,由於春天容易有風邪,所以容易引致春瘟(外感)。引發外感的外邪有六種,包括風、寒、暑、濕、燥、火,其中以風邪最易令人發病。這種風邪是因為春季時陽氣上升增加,令氣候溫暖多風,形成風熱病邪。春瘟患者不分男女老少,凡抵抗力不足,即易染上,虛寒體質又較燥熱體質者更易患上,出現如發熱、口渴、咳嗽、鼻塞流涕、頭痛、暈眩、渾身乏力、關節痠痛等症狀。整日令人昏昏欲睡,建議可用拍痧療法以作改善。



拍痧療法Step By Step



拍痧療法為傳統中醫養生方法,利用手掌或拍痧棒拍打人體,激發體內陽氣,促進氣血循環,平衡臟腑機能,以達消除疲勞目的。春瘟屬外感,去除外感都以拍打背部的足太陽膀胱經附近的位置為主。葉醫師表示,本地多使用人手穴按或刮痧的方法,這類拍痧棒於台灣及內地較為盛行,方便患者自行施術,於坊間保健用品或雜貨店均可買到。



拍痧療法知多點



1. 拍痧棒以由多支木條束合而成及輕身為佳。



2. 留意拍痧棒上應光滑無木刺,以免刺傷皮膚。



3. 可選擇隔衣服或直接拍打,效果以直接拍打較佳。



4. 忌用暴力,非愈用力愈好,應由輕至重,以微痛為限。



5. 每日施術約十五至二十分鐘,至出現潮紅或痧斑即可。



6. 同一部位不宜打擊過久,宜左右交替或上下交替拍打。



7. 徒手拍打則應先接受訓練,使用陰力,免用力過猛過急。



8. 孕婦、易敏感體質、幼童及嚴重疾患者,不宜施用此術。



提神有妙法



1. 飲薄荷花茶︰薄荷性味辛涼,其成份薄荷醇、薄荷腦等具刺激性,坊間的藥油、提神貼等,多以薄荷為主要成份。配合玫瑰花的活血化瘀、紓緩情緒作用,有助驅除疲勞。將三株玫瑰花及二錢薄荷,置杯中用熱水沖浸五分鐘,待涼後飲用,提神效果更佳。



2. 充足運動︰帶氧運動包括跑步、踏單車等,把大量氧氣及葡萄糖輸送到腦部,增加排汗和身體循環,間接有醒神效果。每次應持續三十分鐘以上,注意運動後洗澡水勿過熱,免令血液聚於皮膚,反令心腦血液供應減少,因而導致頭暈,甚至休克。



http://74.125.153.132/search?q=cache:k72IXbZKLg4J:www.hkheadline.com/dailynews/content_hk/2009/02/14/71281.asp+%E6%8B%8D%E7%97%A7&cd=24&hl=zh-TW&ct=clnk&gl=tw

2009年10月5日 星期一

認識拍痧1

相信多數的民眾對於拍打療法都存有一個共通的疑問:


那就是為什麼光是拍拍打打就能舒緩身體上的酸痛症狀與許多惱人的慢性疾病?





原因很簡單,就一般常見的酸痛形成因素而言-如日常飲食較油膩會造成血液裡的血脂肪<膽固醇(Cholesterol)、三酸甘油脂(triglyceride)及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含量偏高、運動較少會致使心肺能力下降,愛吃冰的及愛吹冷氣則會引起血管的收縮…等等,都可能間接造成血液循環不良,妨礙到血液的正常運行,久而久之,血液中的雜質囤積依附於血管壁上的生成物,中國醫學稱為「痧」(也就是一般說的血路不通);西方醫學則稱之為「凝血塊」。



痧生成過多,在血液流量相同的前提之下,勢必造成血管的膨脹,血管膨脹到輕微壓迫到鄰近的神經時,該部位會感覺酸;再壓多一點便逐漸產生疼痛,一直到神經被完全壓迫住就比較沒有感覺了,所以酸痛的症狀都有類似的發病過程-酸、抽、痛、麻。



拍打改善法其中一個最主要的作用正是藉由上下震動血管(與SPA水柱沖療只有往下的衝力不同),使得積附於血管壁上的凝血塊鬆散掉落,由血液攜經肝、腎…等器官分解後代謝出人體,避免血管的不正常膨脹;其次藉由拍打也能有效鬆弛緊繃的肌腱與韌帶,進而舒緩或解除酸痛的症狀。



瞭解了上面這個簡單的原理,就不難知道為什麼當身體感覺酸痛時,人總會不自覺以手握拳捶打,因為當捶打後,血管內積附的凝血塊稍稍鬆散,便能立即舒緩酸痛的症狀,所以不分人種、性別與年紀,只要任何人遭遇到酸痛的問題,就算從來沒有人教過他該怎麼做,身體還是會讓他自行做出這種最自然、最有效也最安全的反射動作。



http://blog.udn.com/pai1685/2122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