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8日 星期二

失眠的中醫穴位按摩調節

 根據傳統中醫理論,失眠的原因主要為臟腑機能紊亂,尤其是心的溫陽功能與腎的滋陰功能不能協調、氣血虧虛、陰陽失調等。所以,我們應該著重運用交通心腎、調節氣血的手法。按照經絡歸屬,可以用拇指按揉以下穴位:內關,神門,三陰交。內關穴位於掌心面,手腕橫紋上2寸(同身寸,即每個人自身大拇指的寬度為1寸,下同),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神門穴位於掌心面的手腕橫紋上,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凹陷處。三陰交在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3寸可以摸到脛骨,它就在脛骨的後方。這三個穴互相配合,每天按揉5至10分鐘,就可以起到安神定志的作用。
中醫認為腦為元神之府,所以也應該重視頭部的氣血供養。在休息或看電視等閒暇時間,我們可以用單手梳理頭皮數次。方向是從額頭的髮際線開始,沿頭皮到頸部的髮際線終止。這樣,五個手指可以分捋頭部的督脈、膀胱經、膽經,達到鎮靜安神,平肝潛陽的作用。
根據中醫辨證的不同,還可以添加不同的按摩手法:如果是心情煩躁引起肝鬱化火型失眠,可以用手指揉擦腳掌心,即我們常說的湧泉穴。這樣可以引火下行,平抑肝火。如果是體質虛弱,屬心脾兩虛型,可以做摩腹手法。具體方法是,躺在床上,用手掌心環繞神闕穴(即肚臍)做逆時針撫摸(注意一定要逆時針)。如果平時多表現面色潮紅,感覺手心發熱,多屬陰虛火旺型,可以揉捏太谿穴。太谿位於足內側,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用拇指點按可以交通心腎,安心睡眠。
失眠的誤區:
1、睡前運動。不但不能幫助睡眠,而且會讓原本已經疲倦的肌肉更加緊張,大腦也會更清醒,反而睡不著。  2、吃點安眠藥。安眠藥可不能亂吃!服用安眠藥後的睡眠不同於生理睡眠,而是被動睡眠。因此,服藥後即便整夜入睡,醒來依然會感覺疲乏。  3、睡前讀書。睡前如果忘情於一些情節緊張的小說,只會讓大腦更興奮,睡著後做夢浮想聯翩。所以,睡前若想讀書,還是輕鬆的散文為好。  4、喝酒助睡。這可是愚蠢的想法,睡是睡著了,可是卻容易呼吸困難、睡不安穩、胃疼、口渴,睡來頭重混沌。  5、每天強制睡夠8小時。其實偶爾一兩次睡眠時間不夠並不會產生太大影響,因此,不要唯恐時間不足而精神緊張,這樣反而更睡不好,甚至導致惡性循環。
http://all100.bokee.com/6889565.html
google_protectAndRun("ads_core.google_render_ad", google_handleError, google_render_ad);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