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17日 星期四

寶寶嘔吐的中醫穴位按摩防治

寶寶嘔吐是指胃內容物或一部分小腸內容物,通過食管逆流出口腔的一種複雜的反射動作,是小兒常見的一種消化道症狀。 常見症狀為食後嘔吐,吐物酸臭或清稀粘液,時有噁心,噯氣,脘腹脹滿,精神萎靡,面色蒼白或面紅耳赤,不願進食等。按摩方法一1.常用手法(1)患兒仰臥位,家長以拇指直推膻中穴1~3分鐘。(2)家長用兩拇指,自中脘至臍向兩旁分推30~50次。(3)順、逆時針摩腹各1分鐘。(4)以拇指端按揉足三裡、內關穴各約1分鐘。
人體上肢穴位圖解
2.隨証加減(1)傷食吐型:嘔吐頻繁,口氣臭穢,嘔吐物常伴未消化的乳塊或食物殘渣,大便量多,氣味酸臭,或溏或祕,腹部脹滿,吐後則舒,噯腐厭食,矢氣惡臭,舌質淡,苔厚膩。常用手法加①清脾經100次,揉板門300次。②清大腸20O次,退六腑100次。③以指點揉中脘穴1~3分鐘。
腹部穴位圖解
(2)寒吐型:起病較緩,嘔吐乳食不化,呈清稀粘液,無臭味,精神不振,面色蒼白,四肢欠溫,腹痛喜暖,腸鳴,大便溏薄,或為不消化食物,小便清長,舌質淡,苔薄白。常用手法加①補脾經300次,揉板板門00次。②揉外勞宮50次,推三關300次。③點揉關元穴1分鐘
(3)熱吐型:食入即吐,嘔吐物酸臭或為黃水,身熱口乾口渴,口唇色紅,煩躁不安,胃脘脹痛,大便稀薄臭穢或祕結不通,小便色黃量少,舌質紅,苔黃。常用手法加①清脾經200次,清小腸200次。②清大腸200次,退六腑200次。③以拇指側推小橫紋100次。④按揉雙側天樞穴各1分鐘。⑤推下七節骨100次。(4)虛火吐型:時作於嘔,咽乾舌燥唇紅,不欲進食,兩顴發紅,手足心熱,大便乾結、小便黃赤,舌尖紅,苔少而乾。常角手法加①清天河水200次,清肝經200次。②補腎經300次。③推湧泉300次。按摩方法二1.常用手法(1)患兒仰臥,家長以中指先按後揉中脘穴1分鐘。(2)家長將雙手拇指分放於患兒劍突兩側的季肋處,然後向兩旁分椎1~3分鐘。(3)先掐後揉內關穴1分鐘。(4)患兒俯臥位,家長以拇、食、中三指,捏拿脾俞、胃俞穴處肌肉,各15~20次,然後以拇指各按揉1分鐘。
2.隨証加減(1)感受風寒者,常用手法加①按揉麴池、合榖穴各1分鐘。②推揉太陽穴50次。③清肺經200次,清大腸200次。(2)脾胃虛弱,神疲乏力者,常用手法加①補脾經300次,揉板門300次。②捏脊5~7遍。③按揉足三裡穴1~3分鐘。(3)飲食過多或不乾淨者,常用手法加①清胃經300次,清大腸300次。②揉板門100次,運內八卦100次。③推下七節骨100次。
人體下肢穴位圖解
按摩方法三1.常用手法(1)患兒坐位或俯臥,家長一手固定患兒頭部,用另一、手食、中二指自上向下,直推頸後發際正中至大椎處300次。(2)以拇指順運內八卦50~100次。2.隨証加減(1)傷食者,加揉板門300次,分推腹陰陽1~3分鐘。(2)脾虛者,加補脾經300次,揉足三裡穴1~3分鐘。(3)濕熱者,加清天河水200次,推箕門穴50次。(4)寒吐者,加推三關300次,橫擦背部以熱為度。
google_protectAndRun("ads_core.google_render_ad", google_handleError, google_render_ad);
http://all100.bokee.com/6837716.html

沒有留言: